Friday, March 30, 2007

下一个会更好

曾经觉得自己说这句话时很可悲,因为得不到自己的所爱,所以只能这样地安慰自己。如今连说这句话的资格也没有了。说的更正确,是希望永远不用说这句话。嫁做人妻,只希望和老公幸福地生活一辈子,哪还会想要有下一个,更加不希望老公有下一个情人。

“下一个会更好”到底是事实的,还是见仁见智的观点?

最近和一位同僚聊起结婚大事。到了适婚的她说虽想安定下来,但不知道现任男友适不适合她,尤其是他们相处至今3年还时常吵架。觅心就问那为何与之前交往7年的男友分开。同僚的原因是对方想要安定下来,而当时她却不想。道不同不相为谋,何必浪费对方的时间。而今,她虽然有想安定下来的感觉,却不敢肯定现任男友就是那个她想要的。那么下一个会适合吗?我没问,也不需要问。根本没有答案。谁又能知道未来的事。

事实上,没有谁是最适合对方的,最多只是合得来。所谓最适合只有热恋时期才会存在。激情之后,所有的缺点也随之被发现。这时,男女之间就会相互说是对方变了。是人变了,还是你从头到尾根本没有看清楚。

Tuesday, March 27, 2007

家家有本吵架经

同僚说常和男友吵架,因此不敢肯定对方是否是她能托付终身的对象。觅心认为男女之间吵架是在所难免的,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有时也是一种情趣。然而吵架最重要的是时间不能太长。时间一长,彼此的耐性一旦用尽,想要做出忍让也就变得困难。时间宝贵,不管哪一方,一定要见机行事,见好就收。

吵架不一定要分出胜负,但起码要达到某种共识。所谓“共识”其实是相互认错,让彼此都不陷入“输”的情况。这很考功夫,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。吵架时,任何一方都不愿认输,然而要解决问题却又得有人做出让步,好让另一方能下台,这时通常都是女人先让步,谁叫我们比较大方。当然,你也不能占了上风就得意忘形。男人也得表示歉意,女人才会让的心服口服。男人这时若大言不惭地数落女人,还不掀起另一轮风波。

高谈阔论很容易,真正在争吵时,哪能那么冷静的控制自己的情绪,尤其是女人。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,当女人说话越大声时,说的越不是真话。觅心有共鸣,因为自己正是这样。最好笑的是,还会强调自己说的是真的,直到冷静过后,回想所说的,才知道有超出一半都是气话。

Monday, March 26, 2007

七彩心情日

又到了星期一,不知为什么星期一总是提不起劲做事。就算周末饱睡一顿,还是好像睡美人一样,昏昏欲睡。

要用颜色来形容每一天,不用质疑,星期一定是蓝色的。蓝色代表忧郁。周末刚过,马上开工的感觉确实挺不是滋味,心里郁闷极了。或许因为自己现在的工作并非极富挑战性,所以自己也变得懒散。

星期二延续了星期一的忧郁,因此是绿色的。不是因为妒嫉星期一,而是遥望并盼望着周末的到来。

星期三是中立的白色,不参杂任何的心情,任何的感觉,白如纸,清如水。

星期四是热切盼望周末的黄色。眼看周末近在咫尺,却又摸不着,心里痒痒的。

星期五是橙色。一个星期的结束,有如西夕阳一样美丽,心里有些许的失落,尤其是有未完成的工作,却又不想或不能带回家做。错综复杂的心情,矛盾的感觉,特别是当下班的时间逼近,你又不想加班,却又好像不得不,这时你或许会怪自己之前为何不积极点把事情做完。

星期六是我与老公见面的日子,丝丝的甜蜜涌入心头。紫色是我心情的写照,有点狂野,又带点神秘。

星期天对我而言是家庭日,带有阵阵温馨的感觉,而粉红色正好表现出这个感觉。谈谈的粉红色,点点的温馨与甜蜜,温暖着心房。

Wednesday, March 21, 2007

年轻时的傻劲儿,长大后的忧虑

前阵子与友人吃饭,聊起学生时代的生活。点点滴滴的回忆,不仅带来些些的欢笑。尤其是谈起曾经喜欢过的学长。友人问我是否怀疑当时为何如此喜欢那位学长,我笑了笑,也不知道为什么,或许那就是年轻吧!年轻就是做些自己也无法解释的行为,甚至当周围的人都反对,都笑你笨,笑你傻,你还是鼓足了劲去做。也只有年轻,才不会想得那么,有那么多的顾虑。只有年轻,才有当量做不同的尝试。如今工作历练多了,顾虑也变得多,甚至以物质来衡量周围的事物。是错吗?那天,老妹说想参加学校和某公司合办的一项暑假工作计划,到美国作4个月的暑假工。当我知道了她将在某公园做招待而不是到真正的公司上班,我就改变初衷,投了我反对的一票。虽说,我打心里是担心老妹的安危,毕竟做招待的环境肯定比到真正公司复杂。然而无可否认物质也是考量之一。既然没有实际的办公经验,对将来的前途也没什么实际的作用,何不把时间用来做些实际的事,像是找工作。或许是自己工作不是非常称心,所以不希望老妹匆匆忙忙地投入一份工作,到头来并不是自己喜欢的。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比什么都不做来得痛苦。其实如果自己还是年轻,或许还会傻傻地年少轻狂一番。毕竟年轻只有一次,现在不试试,难道等到七老八十,牙都掉光了才来疯狂吗?

离职

原来说要离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对我而言是极富挑战性。要能清楚地表达离开的原因,又不表现出自己的不满,同时又不虚伪地指责自己无能,还真考技巧。这方面不是我的专长,所以最好不要离开,可惜事与愿违。旧同僚提议在我离开前给主管一些意见检讨如何改进工作的程序,让下个接替我的仁兄不必经历同样的问题。思考过程,我明白到其实以我的资历,在公司运作程序还没定型是进入公司难免觉得吃力,这是我是前没有预期到的问题。但我相信我和同事说经历的问题,将为日后铺路,相信下一个同事应该不会面对那么多问题。虽然,这里不是我最喜欢的环境,但要离开毕竟还是有点和舍不得。这些日子以来,也和一些同事混熟了,要重新在新的环境建立同僚关系对我而言还真累,而且也未必会比这里好。无论如何,既然做了决定,也只好硬着头皮去面对。好在大家都所以我随性的性格,不难和同事打成一片,只是要注意,不要那么天真,所谓: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人与人之间相处有学不完的学问。或许对我而言,只要没定罪,大家都是天使。